中心新闻
人文学院考古学科教研室和文博与文化遗产保护教研室举办课程思政沙龙
发布时间:2020-11-18 浏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结合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学的重要讲话精神,1113日,我院考古学科教研室和文博与文化遗产保护教研室共同在南光一301会议室举办了人文学院课程思政沙龙。除数位学科一线教师外,本次沙龙还邀请了人文学院副院长王日根教授、人文学院秘书韩璟老师,历史系教学秘书范燕芳老师等共同参与,围绕《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育纲要》与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探讨了课程思政的做法经验,畅谈了各自的心得体会。本次沙龙由张闻捷副教授主持。

   人文学院副院长王日根教授在沙龙上指出,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完善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并以教学实践加以落实,做到门门课程有思政,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地学习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文件,领会其精神内涵。王日根副院长在沙龙上分享了《习近平论历史科学》一书,提倡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历史的深邃见解融入课堂教学中去。


教学秘书范燕芳老师介绍了历史系课程思政开展的情况,提到目前历史系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仅有一门课程,课程思政建设仍需加强,各专业课程都应充分挖掘专业特色的思政元素。

葛威副教授分享了对于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解与心得。高校教师首先要做到树立正确的理想、价值和信念,任何一门课程中都有涉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内容,教师应要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并对此进行课程思政设计,才能做到将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融会贯通。同时,葛威副教授还分享了《人类起源研究》教学案例:在对人类化石进行回顾、分析古人类灭绝的原因的同时,结合讨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他谈到,要注意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如何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是挑战也是机遇。

王新天副教授提出了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材设计等方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与方法,以及如何构建全课程、全方位的思政教育格局。

魏凯老师与邓婉文老师分享了各自在新开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最后,张闻捷副教授为本次沙龙就“考古学科如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这一问题做了总结性发言。他表示,考古学科教学不仅要在教室内,还需要在考古田野实践中加强思政建设。同时分享了平潭考古实习工作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考古学和历史研究工作的四大要求,持续推进田野实践的思政建设做法。

本次课程思政沙龙的成功举办,有助于我院教师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能力与水平,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挖掘各门课程思政教育元素,构建全方位立德树人的大格局。

 

 

文:韩璟、谈海彤

图:谈海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