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新闻
一旦远游学,如舟涉江湖
发布时间:2016-03-21 浏览:

317日中午,人文学院国际交流座谈会在人文学院320会议室举行。座谈会由人文学院中文系杨惠玲副教授主持。座谈会邀请了历史系2013级本科生周舟等八名上一学年前往英国爱丁堡大学、波兰华沙大学和日本鸟取大学等院校交流学习的同学,展示他们在国外高校的学习、生活经历。

据了解,为加强我院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我院与波兰华沙大学、日本鸟取大学等国外高校签订了院级学生交换协议,鼓励在读本科生与硕博研究生积极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并且,与波兰华沙大学交流项目得到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支持,每年有2名学生可享受公费留学待遇。此外,学院大力推进拔尖班学生的出国学习计划,专门为拔尖班同学提供一定额度的留学资助等等。学院特意举办本次国际交流座谈会,旨在增进学院学生对于国际交流项目的了解,推动国际交流项目的实施。

座谈会伊始,杨惠玲副教授作了简短的发言,从国际交流的机遇与重要性出发,就“怎样利用出国交流的机会提升自己”的问题,邀请与会的八位主讲人分享在国外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2013级历史系考古专业本科生周舟同学首先发言。她曾参与过日本鸟取大学的暑假交流项目和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国际交流项目,因此,她在介绍两所大学的申请要求、课程内容等方面之外,也将她在两所大学中学习、生活的经验进行了对比。她提到,参加国际交流项目,能够使同学们在不同的生活环境里得到锻炼,也可以亲临当地深入学习不同地域的文化,还能够开拓同学们的视野。但是,由于日本鸟取大学的交流项目历时相对较短,因此学习过程也比较青松;而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学业任务相对繁重,不仅要适应与国内不同的授课形式,也会面临时间的巨大压力。

接着,2014级历史系考古专业硕士李宁同学分享了他在日本鸟取大学交流学习的经验。除了展示他在日本的日常生活和实践活动,他着重强调,决定出国交流的同学一定要拥有明确的目的性,才能够有动力积累学习经验,为自己的学习目标而奋斗努力。

2015级中文系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硕士饶秋芸等六位同学也讲述了他们在波兰华沙大学交流学习的经历。杨光同学事无巨细地介绍了前往波兰前必须准备的物品,饶秋芸和魏惠娜同学则提及欧洲艺术,例如博物馆和歌剧,对于她们学习上的多元化启发和反思。杨欣凌同学也分享了她在华沙大学的一些学习体会,她在国际的学习交流中不仅看到了中国的影响力,也感受到国外教师对于基础知识的重视;在国外高校学习时应该重视图书馆、网络、数据库资源的利用;同时,语言障碍也会对交流学习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希望同学们能够引起注意。

 

座谈会的最后,负责国际交流事务的吴艺老师补充了人文学院对于参加国际交流的同学的学分转换、费用补助等相关问题,杨惠玲副教授做了简短的小结,鼓励同学们积极地“走出去”,踊跃报名国际交流项目,并且要求同学们在交流过程中做到学玩结合,发挥交流项目的最大价值。

整个座谈会气氛热烈,大家畅所欲言,分享国际交流的学习、生活经验,几位主讲人也认真听取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并进行了逐一解答。通过本次座谈会,增加了同学们对于国际交流项目的了解,对于人文学院国际交流项目的推广实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文 陈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