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新闻
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长沙纪行
发布时间:2016-05-31 浏览:

 

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坐落于风光迤逦的厦大校园内,是一座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著名专科性博物馆,收藏文物标本八千余件,在2006年被评选为福建省科普教育基地。为了提升学生讲解员的业务素质,学习兄弟单位优秀的管理经验,博物馆基本上每年都会组织解员们开展科普教育学习实践活动。今年,活动的目的地定在了湖南省长沙市。

长沙是一座有着浓厚历史气息的城市,是楚文明和湘楚文化的发源地,有着3000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又因屈原和贾谊的影响而被称为屈贾之乡。长沙又称楚汉名城,马王堆汉墓和走马楼简牍等重要文物的出土反映了其深厚的楚文化以及湖湘文化底蕴,位于岳麓山下的岳麓书院则是湘楚文化教育的象征。在这湘江河畔,历史上涌现了众多名人墨客,留下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长沙在“2015年度十大最具幸福感省会城市”的评选中名列第一。2016513515日,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的9名师生开启了长沙之行。

刚到这里,就有学生对“最具幸福感城市”发出了深深的疑问。著名的橘子洲大桥上电动摩托和行人抢道、街道上随处可见因施工围起来的地段、不合理的人行道红绿灯......这一切让人不得不质疑长沙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一位学生笑称:“当年毛主席在这里看到的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我只能看到浑黄色的水和阴霾的天空。”然而,几天相处下来,深入这座城市肌理之中的厚重历史气息却让大家明白了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老长沙的街道一直沿袭着千百年前的格局,一座橘子洲大桥连接起了新旧两个时空。而这次的交流实践活动,就从这横跨一城的湘江畔展开。这次主要参观走访的地方大都是老长沙的历史沉淀之地——湖南大学与岳麓书院、爱晚亭、长沙简牍博物馆、长沙市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第一师范。通过对其他博物馆的参观学习,感悟历史文明遗迹在现代管理模式中重现的光辉,从而研究探索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作为一所高校博物馆,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是马王堆3号墓坑的参观。马王堆位于浏阳河下游的冲积平原,其是一座有点像马鞍形状的土堆。70年代的时候,这里的一座解放军医院进行战备工事的建造从而发现汉墓,在1972年的时候正式进行发掘,从此马王堆举世闻名。时间来到2016年,现如今的它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寂静荒凉的小土丘,对面的马王堆小学富丽堂皇,周围幢幢的高层住宅拔地而起,柏油马路上的轿车呼啸而过。其中一位文博专业的学生李蜜,回忆其所学,为我们叙述了这样一个场景:“刘邦战胜项羽在分封长沙的时候,所有人都在犹豫,大家心知肚明当时的长沙是一个蛮荒之地,巫蛊盛行,瘴气满地,到处都是未知的危险,而利苍就在这时主动站出来,一句‘臣利苍愿往’掷地有声,结束了这场沉默,也开辟了自己远离中原的吴王时代。”现在想想,当时利苍恐怕也绝没想到沧海桑田之后的今天。那么多西汉帝王都寂静无声的存活在史书里了,而自己因为一座墓葬而名垂千古,被络绎不绝的中外学者寻根探底。

如今马王堆遗址展厅只剩下3号墓的墓坑对外开放。人们能看到的仅仅是一个巨大被发掘过的方形的墓坑。没有棺椁,没有陪葬品,只有在周围的墙上用图文展板展示了当年发掘时的盛况和出土遗物。可是大家仍然能够想象到要建造这样一座墓室,要放置这样一座棺椁是多么的耗时耗力;能够感受到当年的考古学家是多么的欣喜若狂。他们是怎样一点点的把墓葬清理出来,把资料整理出来,让我们看见汉代社会生活的冰山一角。

大家热烈地讨论着墙上展示的图片,墓葬的形制,棺材上的帛画,辛追的形象……即使这些东西我们都能通过发达的网络了解到,但是此时此刻站在这里,所见所感不是仅通过荧光屏幕就能获得的。也许这就是我们参观历史人文景点最深刻的感受,当我们站在故事发生的这片土地上,我们能够深切的体会到历史真的不是传说不是故事,那些史书上记载,学者们论证过的都是真真切切发生过的。古人遗留下墓葬,也遗留下宫殿。有封赏杀戮的惊险,也有无聊琐碎的漫长时光。他们和我们穿的衣服不一样,说的话不一样,用的东西不一样。但感受的喜怒哀乐都相似。另一位学生赵蔓感慨道:“在厦大人类馆时也经常让我有这样的感触,我们的展品很大一部分是随葬品,当我看着那些陶俑,我会想象他当时所在世界的喜怒哀乐,就好像有了情感一样让人感动。”

这样的思考讨论在之后的参观中也屡屡发生。随后,大家参观了湖南省博物馆举办的一个特展——河南精品文物展。河南是中原文化的根源所在地,在这次参观中,学生们足足过了一把“文物之瘾”,其数量之多,展品之美,都让大家大饱眼福。楚国的青铜器以其独有的风格和气派展现了楚文化的瑰丽,精致而又奇异;其间玉器众多,包括玉覆面等顶级瑰宝,又展示了华夏民族自古赋予玉器的尊贵涵义;另外还有象牙制品、编钟和大量的战国青铜器等,无不展现了中原地区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

相较于前两个博物馆在文物品质的侧重,湖南大学的岳麓书院及其附属的书院博物馆则又带给大家另一种感官体验。岳麓书院位于湘江西岸风景秀丽的岳麓山风景区,于北宋开宝九年(976)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正式创立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被称为“千年学府”。书院博物馆以常见的展览方法,为我们展示了中国书院传统的发展以及对周边国家如韩国的影响等。岳麓书院现今主要是针对书院本身的历史沿革进行展览,如今成为了文人墨客的朝圣之地。反观如今韩国的书院,他们的书院体系虽是借鉴中国的,但值得我们学习的是,现在韩国书院教育已经成为其文化标志符号,书院中的夫子仍然生活在书院之中,教导韩国的传统礼仪文化。

而最后参观的长沙市规划馆,则与岳麓书院对比极为鲜明。规划馆的主题是城市历史沿革以及规划和发展,它与单纯的文物展览的模式不同,大量引用了高新科技的理念来结合展览。例如VR长沙驾驶、长沙美食版酷跑游戏,都是通过新技术推广向众人展示长沙的城市风貌。同时馆内有展出了部分情境模拟,比如各色的商铺与街景,对参观者而言也是一个直观的感受,是一种历史情境的普及。除此之外,馆里还有相关的绿地规划、学区规划等,面面俱到,使得整个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充分展示于参观者面前。它采取历史展览回顾与现代新技术的体验互动相结合的展出模式,是最让大家印象深刻的部分。

除去那些宝贵的物件,参观之中的人文气息也令学生们感触颇多。在简牍博物馆中,有一位令大家都印象深刻的讲解员。他是一名年过花甲的志愿者,却有着极高的讲解热情和导览水平。讲解员的细致耐心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看到自身作为讲解员的不足。之后经过了解才知道,这位讲解员只是一位临时义务讲解员,每天工作一个小时,而在大家看来,他在这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是充满激情和热忱的。正是这位花甲老人,让大家认识到无论是在对文物的理解程度上还是语言态度上都有所欠缺,因此也明确了自身应该努力的方向。

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

201653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