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晚7点,人文学院2016年暑期社会实践表彰大会暨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启动仪式在联兴楼多功能厅成功举办。2016年暑期社会实践队代表、学院2015、2016级本科生、研究生参加动员大会。人文学院副院长李晓红、党委副书记王瑛慧、李启忠,团委书记马向华,团委副书记谢斌剑、朱晓芳,辅导员蔡振磊、谢媛、周钧庭出席大会。
大会伊始,全体参会人员通过一段视频回顾了2016年暑期社会实践的精彩历程。视频播放完毕,李启忠老师宣读表彰决定,本次共表彰8支校级优秀实践队、10支院级优秀实践队、1名省级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以及48名校级社会实践积极分子。
会上,6支校级优秀实践队代表及省级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谢师杰同学分享了实践的经验,他们结合各自实践队的特色,通过视频短片、调研报告等各种方式,展现了各实践队的精彩成果,分享经验,并提出了各自的建议。情系瑶乡实践队队长王延帅认为,“支教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从中成长为一个更有担当的大学生”;职面人文实践队成员余晓青分享了实践队调研数据;汉语桥实践队成员司春蕾建议在实践过程中及时用日志、照片等形式记录以方便后期总结;匠心·织画同乡实践队成员夏甜介绍了他们用纪录片记录匠人工艺的成果并通过支教,将传统文化传承和支教相结合的特色;指尖闽南实践队成员林紫薇从执行、宣传和后期制作三方面介绍了泉州安溪的藤编工艺、南音器具制作、漳州的木偶雕刻、刻石碑手艺等传统闽南手工艺文化;谢师杰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几点建议:实践队要写好策划,提前做好物资准备,多渠道宣传,扩大实践队影响力。最后,人文学院本科生团总支实践部部长籍蕾介绍了社会实践总体概况、流程和注意事项。
之后,王瑛慧老师总结发言,她肯定了2016年暑期社会实践取得的成绩,并动员同学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首先,她强调选题的专业性(体现人文特色)、实践性(要具体可行)和现实性(要对接国家战略,有实践意义),并提出要采用多样化的表现形式,除了文化调研、支教、志愿服务,鼓励大家进行创新,拓展新的形式。其次,她倡导同学们将社会实践与各类赛事相结合,如“大小挑”、互联网+等各类赛事,提升实践的深度。最后,为了鼓励同学们积极实践、认真实践,王老师提出今后学院会将优秀社会实践报告结集出版,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希望学院上下同心协力,提升社会实践的质量。学工组将更好地做好组织服务工作,并邀请更多专业老师加强指导,提高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专业和理论水平。她勉励在场同学知行合一,在以往队伍的优秀成果基础上,积极创新,在实践中寻找参与感和获得感。
最后,李晓红老师为实践队授旗,人文学院本科生团支部实践队部长籍蕾代表实践队接受了授旗。大会在激昂的校歌中落下帷幕。
人文学院历来重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全方位提供物质保障和实践指导。通过本次实践表彰大会,希望有更多同学参与实践,在实践中锤炼精神、丰富阅历、提升能力。 文字记者:姜凡 摄影记者:姜凡 叶恒 审稿:朱金琪 吴昀 附获奖名单: 校优秀团队(8支): 匠心·织画童乡实践队 汉语桥实践队 漳浦八一支教队 情系瑶乡支教队 同心童梦实践队 指尖闽南实践队 庄寨工作坊实践队 职面人文实践队 院优秀团队(10支): 第七届厦门大学湿地营实践队 福之船实践队 黄田村史调查组 解语东乡实践队 武夷山暑期考古实践队 寻访桃源实践队 织厦实践队 中国远征军调研实践队 身骑白马实践队 中华文明史考察实践队 优秀个人: 省级社会实践先进个人(1名): 谢师杰 校级社会实践积极分子(48名): 吴育锋 岳蓂妤 洪越颖 黄益婷 夏 甜 洪诗慧 姚惠青 张佳怡 籍 蕾 徐 磊 吴 怡 郑茜珺 郑红艳 王欣妍 肖崇怡 傅育繁 王延帅 文 冲 周玉梅 焦民敬 余怀远 许 杰 何燕青 吴丹青 曾 丞 陈 曦 倪伊芯 周思腾 董乐颖 赵建栋 虞雅婷 孙晶晶 宋婉婷 郭 瑞 陈欣然 赵 蔓 司春蕾 邵馨瑶 王翊君 晏昭祎 梁艺琳 亢 睿 张 琰 马嗣胜 张霄琛 朱若兰 黄斯文 余晓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