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考古与科技”青年学者论坛在人文学院举行
发布时间:2018-01-10 浏览:

  由我校人文学院考古人类学实验中心主办的“考古与科技”青年学者论坛于201779日在人文学院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台湾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及福建博物院、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广西省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等学术机构的二十余位青年学者及我校历史系考古专业部分师生出席了本次论坛。

会议开幕式由考古人类学实验中心主任葛威副教授主持。人文学院朱菁院长首先致开幕辞。朱菁指出,科技考古现今是一个发展迅速的新兴领域,此次论坛的举办对于促进我校考古学学科重振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随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靳桂云教授致辞。靳桂云呼吁科技考古学者应该多了解遗存的考古学背景,与田野考古学家充分交流,利用自身所长投入到中国考古学发展的浪潮中。

  

简短的开幕式之后,与会青年学者进行了为期一天的研讨。报告内容涉及田野考古新发现、动物考古、植物考古、残留物研究、古陶瓷研究、玉器科技分析及释光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等多个议题。为了促进不同领域青年学者之间的交流,会议刻意将不同研究方向的报告安排在同一场,听众从不同视角和学科背景出发,有效促进了学者之间的理解与交流。


资深考古学家、福建博物院研究员范雪春先生在主持有关讨论时充分肯定了本次论坛的意义,并对青年科技考古学者更多深入田野一线提出期望。他认为,科技考古学者应与田野考古学家充分交流,了解相关出土背景,以避免取样与室内研究之间的脱节,并有利于更好地解释考古材料。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人类学系胡耀武教授在会议总结时指出,考古与科技考古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如何将考古与科技真正紧密结合,赋予冰冷数据生命力是所有青年学者为之努力的方向。他表示,与会代表中有不少来自高校的老师,希望大家向学生传播正确的理念,为中国考古学事业培养更多新生力量。

本次会议涉及的学术内容广泛,介绍的科技手段前沿新颖,较为系统全面反映了近几年来科技考古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为不同学科背景下的学者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与会学者会后通过不同方式表达对此次论坛的肯定,并希望以后继续举办,办出特色。我校考古专业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专业人才。当前,学校正在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其中开展学科交叉研究是一项重要举措。考古学只有更多地与各种科学技术方法紧密结合,才能揭示更多古人类活动信息。一流的考古学科,必然离不开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这应该成为我们建设一流考古学科的基本认识。相信此次论坛的举办将为进一步促进我校考古学专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考古人类学教学实验中心杨树供稿)


Top